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影字基本字义

yǐng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

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

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影字字典释义

[①][yǐng]
[《廣韻》於丙切,上梗,影。]
“景2”的今字。
(1)人或物体因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像或阴影。
(2)指光、光线。
(3)镜面、水面等映照出来的人、物虚像。
(4)指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5)接在名词后,表示模糊的形象。
(6)照片。
(7)电影。
(8)谓对镜或对水映照形貌。
(9)映照,照射。
(10)影射,暗指。
(11)放映。
(12)摹写。参见“影寫”。也指影印。
(13)隐;躲藏。
(14)遮蔽;遮盖。

影字康熙解释

【寅集下】【彡字部】 影; 康熙笔画:15;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凡隂景者,因光而生,故卽謂爲景。《淮南子·天文訓》呼爲景柱。《廣雅》晷柱,挂景。*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又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又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又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又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又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祖,

姓名学字义

影: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影子;形象;描摹;电影。

带影字成语
暗香疏影捕风捉影杯弓蛇影壁间蛇影杯蛇幻影鞭丝帽影避影敛迹杯影蛇弓楚弓遗影藏形匿影吹影镂尘刀光剑影刀光血影遁迹匿影吊形吊影
带影字诗句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