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梁字基本字义

liáng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姓。

梁字字典释义

[①][liáng]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
亦作“樑*”。
(1)桥。
(2)筑桥,架桥。
(3)断水捕鱼的堰。
(4)河堤,堤堰。
(5)屋梁。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
(6)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7)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
(8)指冠上横脊。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
(9)见“梁糲”。
(10)古代九州中的州名之一。
(11)山名。
(12)古地名。春秋时周邑,后入楚。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
(13)古国名。周时诸侯国。
(14)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时迁都大梁,因称梁。
(15)朝代名。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16)朝代名。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後梁。公元907-923年。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17)通“粱”。
(18)通“諒”。
(19)通“掠”。
(20)姓。

梁字康熙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梁; 康熙笔画:11; 〔古文〕*渿【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水橋也。【禮·月令】孟冬謹關梁。【詩·大雅】造舟爲梁。【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詩·衞風】在彼淇梁。【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詩·齊風】敝笱在梁。【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

姓名学字义

梁:指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也可以是指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

带梁字成语
逼上梁山刺股悬梁抽梁换柱朝梁暮陈雕梁画栋栋梁之才栋梁之材大厦栋梁遏云绕梁国家栋梁改梁换柱膏梁锦绣膏梁纨袴膏梁子弟歌声绕梁
带梁字诗句

◎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维:维系;桢:支柱,栋梁

◎ 葭萌古路缘云壁,桔柏浮梁暗栎林

◎ 涔阳山水壮南州,千尺飞梁速去邮。

◎ 《惠子相梁》“非梧桐不止”。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目明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