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盛字基本字义

shèng

兴旺:兴盛。繁盛。旺盛。盛世。盛衰。茂盛。全盛时期。

炽烈:年轻气盛。盛怒。盛气凌人。

丰富,华美:盛产。盛宴。盛装。

热烈,规模大:盛大。盛况。盛典。盛举。

广泛,程度深:盛传(chu俷 )。盛行(x妌g )。盛赞。盛名。盛夏。

深厚:盛意。

姓。

chéng

把东西放进去:盛饭。

容纳:盛器。小桶盛不下多少东西。

盛字字典释义

[①][shèng]
[《廣韻》承正切,去勁,禪。]
亦作“晠*”。
(1)旺盛;兴盛;茂盛。
(2)众多;丰盛。
(3)谓使丰足。
(4)大;盛大。
(5)为深重。
(6)华美。
(7)极;甚。
(8)盛行。
(9)抚育。参见“盛養”。
(10)称赞。
(11)姓。
[②][chéng]
[《廣韻》是征切,平清,禪。]
(1)以器装物。
(2)受物之器。
(3)祭祀时放在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
(4)容纳;承受。
(5)指居住。
(6)通“成”。
(7)通“郕”。

盛字康熙解释

【午集中】【皿字部】 盛; 康熙笔画:12;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又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註】一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 又【廣韻】受也。【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又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又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又防隄也。【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又山名。【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註】在東萊不夜縣。【註】盛,音成。 又國名。【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註】盛,音成。【左傳】作郕。 又【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成去聲。【博雅】

姓名学字义

盛:兴旺,炽烈,热烈,规模大;丰富,华美,深厚。

带盛字成语
盛必虑衰盛衰荣辱盛衰兴废盛极一时盛况空前盛名难副承平盛世春秋鼎盛盛气凌人盛情难却盛水不漏盛食厉兵重熙累盛盛筵必散盛筵难再
带盛字诗句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