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竹字基本字义

zhú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竹字字典释义

[①][zhú]
[《廣韻》張六切,入屋,知。]
(1)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嫩芽即笋,可食;茎圆柱形,中空,直而有节,性坚韧,可用作建筑材料及制造各种器物;叶四季常青,经冬不凋。
(2)指竹简。
(3)古乐八音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
(4)姓。汉代有竹晏。见《通志·氏族二》。

竹字康熙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竹; 康熙笔画:6;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 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 又竹*。【左傳註】造*書于竹*。 又竹帛。【史記·孝文紀】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說文】著之竹帛謂之書。又竹花,竹實。【謝靈運·晉書】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本草】竹花一名草華。【

姓名学字义

竹:本义是指竹子,或者是一种竹制品。

带竹字成语
哀丝豪竹垂名竹帛吹竹弹丝尺竹伍符成竹在胸刀过竹解东南竹箭弹丝品竹调弦品竹鸠车竹马金石丝竹急竹繁丝柳门竹巷弄竹弹丝茂林修竹
带竹字诗句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