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若字基本字义

ruò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约计:若干(g乶 )。若许。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顺从:“曾孙是若。”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般(b?)若〕见“般3”。

若字字典释义

[①][ruò]
[《廣韻》而灼切,入藥,日。]
(1)顺;顺从。
(2)善;和善。
(3)选择。
(4)如;像。
(5)及得上,比得上。
(6)至,到。
(7)等同;一致。
(8)你(的);你们(的)。
(9)他(的);他们(的)。
(10)如此;这样的。
(11)这;这个。
(12)哪。
(13)怎么;怎样。
(14)好像;似乎。
(15)乃;就。
(16)连词。假如,如果。
(17)连词。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8)连词。或;或者。
(19)连词。和,及。
(20)连词。而;而且。
(21)连词。然后。
(22)助词。形容词词尾。
(23)助词。表示语气。
(24)海神名。
(25)香草名。即杜若。
(26)灵木。
(27)姓。汉代有若章。
[②][rě]
[《廣韻》人者切,上馬,日。]
见“若2干”。

若字康熙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若; 康熙笔画:11; 〔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 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又若若,垂貌。【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又【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又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又若木。【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又水名。【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又姓

姓名学字义

若:若字的字义非常多,有如果、假如、如此等意思。

带若字成语
昂昂自若傲睨自若呆若木鸡安若泰山昂然自若安之若命安之若素被宠若惊不绝若线炳若观火背若芒刺炳若日星避之若浼从恶若崩沉痼自若
带若字诗句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