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露字基本字义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乷 )露。甘露。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滋润:覆露万民。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含藏

露字字典释义

[①][lù][lòu]
[《廣韻》洛故切,去暮,來。]
(1)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结于物体。(如草木土石)上的水珠。通称露水。
(2)庇覆,滋润。
(3)(或读lòu)显露;暴露。
(4)泄露;败露。
(5)宣布;揭露。
(6)彰著。
(7)破败;败坏。
(8)羸弱;瘦弱。
(9)酒的代称。
(10)用花、叶、果子等蒸馏成的饮料,或在蒸馏液中加入果汁等制成的饮料。
(11)俄罗斯旧译露西亚的简称。
(12)通“輅”。古帝王所乘之车。
(13)通“路”。参见“露門”。
(14)姓。

露字康熙解释

【戌集中】【雨字部】 露; 康熙笔画:20;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潤澤也。从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爲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註】如淳曰:覆,䕃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註】甘露降其國,布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 又【玉篇】露,見也。【集韻】彰也。【禮·孔子閒居】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疏】露見而生。【左傳·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戰國策】諸侯見齊之罷露。【註】在野曰露。 又【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閼湫底,以露其體。【註】露,羸也。【疏】肌膚瘦,則骸骨露也。又【正字通】軍中捷書曰露布。【後漢·禮儀志】請驛馬露布。【文心雕

姓名学字义

露:原义指雨露或露珠,引申指润育或显露。

带露字成语
秘而不露白骨露野不露锋铓不露锋芒不露圭角暴露无遗不露神色不露声色不露形色半吐半露本相毕露暴衣露盖暴衣露冠财不露白餐风露宿
带露字诗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