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一位汉字
康熙字典 字的释义
飞字基本字义

飞(飛)

fēi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飞字字典释义

[①][fēi]
[《廣韻》甫微切,平微,非。]
“飞*”的繁体字。“蜚2”的被通假字。
(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2)泛指其他生物或物体在空中行动。
(3)指飞虫或飞禽。
(4)物体在空中飘荡或飘扬。
(5)比喻到处游荡。
(6)升腾,上升。
(7)指贵显得志。
(8)犹奔驰。
(9)飞散。指物体飞离原处后散落。
(10)亡失;逃逸。
(11)颤动。
(12)传扬,传播。
(13)迅速传送或传递。
(14)指射(箭)。
(15)抛掷。
(16)挥舞。
(17)喷溅。参见“飛唌”、“飛沫”。
(18)指风劲吹。
(19)犹言纵情、无所拘束地从事。
(20)谓将矿物药末或颜料研成粉末,浸在水中,以漂去浮于水面的粗屑。
(21)指脸上泛起(红晕)。参见“飛朱”、“飛紅”。
(22)谓眉目传情地一瞥。
(23)迅速,疾速。
(24)凭空而来的;无根据的。参见“飛言”、“飛構”。
(25)意外的。参见“飛缺”。

飞字康熙解释

【戌集下】【飛字部】 飛; 康熙笔画:9; 〔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又桑飛,鷦鷯別名。 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又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 【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考證:〔又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郭能若是。〕 謹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

姓名学字义

飞:指飞翔,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形容极快,疾速,也指感情的表达与传递。

带飞字成语
魄荡魂飞坌鸟先飞笨鸟先飞伯劳飞燕白日飞升魄散魂飞不翼而飞白云孤飞比翼齐飞比翼双飞拔宅飞升插翅难飞草长莺飞长目飞耳策马飞舆
带飞字诗句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